找到相关内容21433篇,用时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正果法师事略

    世事,年迈的情况,讲空无常的道理。”   第二、“对生活较困难的信徒,正果使用了小恩小惠,如有时送点钱,赠予点衣物,拉拢感情。”   第三、“对学生,正果给东西吃,并选择适合他们的讲授材料,如《...

    圆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50983496.html
  • 以罗汉像为例来谈五代之后中国佛画发展之流变

    仙女、优婆夷、婆罗门妇女等女相教义有关,而且阴柔的女性比阳刚的男性更容易发挥观世音菩萨慈悲救这一精神的特质。   南宋张胜温的《普门品观世音菩萨》,代表了观音像早期的面貌。画中观音高大的身躯衬托出...

    龚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51083724.html
  • 当代中国佛教信仰价值趋向——以上海居士佛教信仰研究为例

    无奈、失望,以及因此所可能产生的对已经经历的和将要经历的、甚至暂时无法预知的生老病死等诸的关心、遐想、探索,而这种“众生平等”的定式,正是现实宗教信仰最本质的原因。   4、...

    刘元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10983768.html
  • 探述三武一宗“灭佛”

    武帝听后,坚决厉声答道:“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之”(《广弘明集》卷10)。 结果,于北周全境内扫尽一切寺塔,将四万多所寺庙赐予王公作宅第。一切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薄录入宫,寺院奴婢全部释放...

    则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25383808.html
  • 南朝佛寺遗产概说

    种成就,又叫四种果位,分别是初果(预流果)、二果(一来果)、三果(不还果)、四果(阿罗汉果),到四果者可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遭轮回之,得此果位者便称阿罗汉。据佛经讲,佛涅盘时留下四位罗汉,要他们常住...

    贺云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04384076.html
  • 文明的起源与哲学和宗教体系的形成

    神的存在,他却坚信神不过问人间事。 他从动物天生有趋乐避的本能来论证人的本性是趋向快乐。但是,快乐有不同的区分:有的持久,有的短暂;有的强度大,有的强度小;有的在快乐之后灾难接踵而来。最大的快乐是...

    姜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05484095.html
  • 觉海遗珠集(壬)

     唐荆州神山寺玄爽(乙二十一)惠普   唐蒲州救寺惠仙(乙二十一)   唐益州净惠寺惠宽(乙二十一)   唐卫州霖落泉僧伦(乙二十一)   唐京师西明寺静之(乙二十一)   唐丹阳智岩(乙...

    巨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10884109.html
  • 华严宗思想源流

    起畏怖虚寂之心。华严经则把缘 起法门作了神而明之的超越,生灭无常的因缘网顿化作绝妙的大净土,事事物物宛若天上繁星交相辉映,既庄严而又瑰丽无限。   此外由于华严经 是如来初证大道之时,为诸天神佛所...因此只平静地回答仇士良,他说:   ‘贫僧识训年深,亦知反叛,然本师教法,遇即救,不爱身命,死固甘心。’   宗密之言显示出自己所紧守的立场和释氏的慈悲心肠,李训固非正人君子而宫庭的权力斗常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2184350.html
  • 灵隐小志

    弘明集中先德有检校三业之说。检校者,审察我此身从旦至中,从中至暮,从暮至夜,从夜至晓,乃至一时一刻、一念一顷,有几心几行、几善几恶,几心欲摧伏烦恼,几心欲降伏魔怨,几心念三宝四谛,几心悟空无常,几心念...月夜赋诗,得“鹫岭郁苕蛲”二句,接不下去。当时有一僧人在旁问他,为什么吟,宋告以原因。僧曰,何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深以为异,问寺中其他僧人...

    巨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2584354.html
  • 水陆法会小考

    所谓“水陆”,其实指作为众生受报处的水陆空三处。因水陆已经摄空,且因水陆两处重,故举其中。所谓“普度”,是指六道虽有不同,但悉皆得度解脱。因“施食”,故称“大斋”;因“法施”,故称“胜会”。水陆法会...

    牧由谛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3584366.html